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市廉政研究中心  >>  中心  >>  资料数据  >>  典型案例  >>  正文
【纪检人·手记】调研不能"站在田埂上看"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11
        前段时间,我到杭州市淳安县里商乡大坑坞村调研,闹出了小笑话,也由此学会了一些调研的工作方法。

  那时我正在撰写一份关于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项工作的实效以及基层群众的评价,专门到乡村调研,实地走访农户。

  一大早,我兴冲冲地来到大坑坞村,却发现村里空荡荡的,基本没人在家。

  “这几天是茶季,村里人都去采茶叶了。”村头小卖部的老板告诉我村民的去向。

  “那更好,我就到茶园走访,这可是深入田间地头了。”心里想着,问清去茶园的路后,我便赶紧出发。

  顺着山间小道来到茶园,远远望见不少村民在忙碌。我快步上前站在田埂上,拿出笔和本子,盘问关于脱贫帮扶、补贴申领等情况。然而,和我意料的不同,村民们不是很热情,回答大多是很简单的几个字,“好”“不错”“是的”。时至中午,依旧没有获得什么有效信息。

  “我深入茶园跑了一上午,‘一头汗,两脚泥’,但效果不理想,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无奈,我特地向在乡镇工作了30多年的里商乡纪委委员邱有贵求教。

  “你这样下乡,说好听点是‘书生气’重,说难听点是‘扰民’。”听了我的表述,邱有贵笑着说,“这几天农户的心思都在茶叶上,忙都忙不过来。一会还是我带你去吧。”

  匆匆扒了几口饭我就拽着邱有贵往村里走。再次来到大坑坞村,邱有贵却没有直接往茶园去,而是到相熟的农户家借了两个竹蒌。“把这个背上,我们下地帮农户采茶叶。”说着他递了一个竹蒌给我,向茶园走去。

  “采茶叶很简单,就采最上面的嫩芽,一个芽头加一片嫩叶。”在路上,邱有贵现场指导我如何采茶叶,如何和农户沟通,“一会就先和农户聊茶叶,聊熟了再问别的。”

  来到茶园,看到有位大妈正在采茶叶,邱有贵走下田埂,“我们是乡里的,今天来帮您采茶叶,也和你聊聊。”

  “那怎么好意思。”大妈连忙回答。

  “没事的,这也是我们的工作。这几天茶青价格怎么样?”邱有贵把话题转向茶叶。“我这是白茶,价格还可以……”看到大妈聊起茶叶兴致很高,我也连忙加入谈话,“现在市场上的白茶卖得还挺贵的。”“白茶炒1斤干茶要4斤茶青,算上加工、运输成本就要贵多了。”“现在种茶叶,政府有补贴吗?”“补贴申领方便吗?”“村干部吃拿卡要吗?”……

  有了茶叶当“桥梁”,不一会儿我就和大妈熟了起来。茶叶是大妈家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茶季她每天从早上6点采到晚上6点,今年光茶叶就已经有4万余元收入。话题也从茶叶延伸到党员干部作风上。

  “上面领导到村里来调研走访多吗?”我对上午的“难堪”也想多了解下。

  “现在来村里的领导也不少,来了解情况、帮扶结对,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大妈话锋一转,“有的就来转一转,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十几分钟就走了;有的要我们大白天集中开会,领导讲话的时间还不短;还有通知我们在家专门等领导来上门走访,一等就是大半天,活都没法干……”

  沿着茶陇我和大妈边采边聊,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捶了捶有些吃力的腰,我把竹篓里的小半篓茶叶倒进田埂上装茶叶的袋子里,坐在石头上休息,顺便拿出本子记录刚才的谈话内容,抬头看到大妈依然在快速摘采茶叶,不觉有些汗颜。

  “到农村,就要用适合农村的方法。”邱有贵走到田埂对我说;“比如,农忙时晚上走访就要选6点半到7点半这段时间,早了人还在干活,迟了人都已经睡觉了。”

  对比先前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群众还是很欢迎党员干部到他们身边走访调研,了解情况的,也非常希望党员干部能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帮忙解决实际困难。但是对“蜻蜓点水”作秀式和脱离实际高谈阔论式的调研反感。群众工作须讲究方式方法,要“接地气”。只有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顺应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节奏和方式,才能真正融入群众。“站在田埂上看”终究还是有些距离,“下到田里”变“走近”为“走进”,群众才会把你当“自己人”,对你说“心里话”。(杭州市淳安县纪委 毛勇锋 || 责任编辑 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