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市廉政研究中心  >>  中心  >>  资料数据  >>  理论探索  >>  正文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作者: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28

1865年的一天,马克思的女儿问:“如何理解幸福?”马克思简单而明确地说:“斗争就是幸福。”

马克思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投身于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不息战斗中。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把对幸福的理解同“斗争”联系在一起,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幸福观和斗争观。

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批判普鲁士政府的反动统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肯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这不仅是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而且是具有新生命力的阶级反对腐朽落后上层建筑的阶级的斗争,必然要发展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并建立自己的统治,为反对屈服和社会贫困、精神蜕化、政治依附等各种形式的奴役而斗争。

马克思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位敢于斗争的战士。他无私地资助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亲自参加并领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将伦敦设为临时总委员会的驻在地。马克思亲自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同时,他还坚决与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受资产阶级影响、向资产阶级妥协的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等机会主义作斗争,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引向革命正轨。

纵观马克思一生,“目标始终如一”,毕生“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进行顽强斗争,把“屈服”视为“不幸”。马克思选择的是一条极其艰难的人生道路,但他坚信,对于一个战士来说,这又是一条幸福道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一生作出公正评价:“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精神底色,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这里包含着深刻道理。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历程表明,只有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讲求斗争艺术,才能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

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这就意味着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形势和任务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激发顽强斗争意志,未雨绸缪,迎接新时代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马克思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生方向,从而能够“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产党人,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更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始终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无论形势如何变,都要保持战略定力,走好自己的路。

发扬斗争精神、锻造斗争本领,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更是契合其理论逻辑、发展逻辑、现实逻辑的必然要求。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必须在斗争中分析复杂交错的具体情况,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须知,斗争也要注意策略和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调整斗争策略,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徐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