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担当这份重任,我们既充满信心,又如履薄冰。”充满信心是一种精神状态,如履薄冰是一种警醒自觉。深入把握二者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对于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充满信心,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团结。纵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通过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那一个个富民强国的人间奇迹、一项项赶上时代的宝贵成果,时代这一出卷人的佐证,人民这一阅卷人的评定,以及外国政党兴衰成败的借鉴,使我们越来越增强对党的信赖,对团结伟力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取得这些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高度,彰显着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具有强大不竭的创造力和深入人心的说服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所以如履薄冰,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艰辛探索、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披荆斩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需要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同志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深刻揭示出党的事业成功的规律。他引用《贞观政要·纳谏》中的“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谆谆告诫我们: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这一告诫,充满高超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深刻把握了历史经验、时代特征、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共产党人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战胜重重困难和风险,关键在自身。必须时刻如履薄冰、居安思危,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充满信心和如履薄冰统一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美好的未来在召唤,但这绝不意味着宏伟的目标不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就能自动实现。我们充满信心,在于勠力同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于各项部署和工作中,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我们如履薄冰,在于团结一致,把对困难风险的科学预见不断变为防范、应对和加以化解的实际行动,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遭遇战,从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夺取新胜利。(作者蒋金锵,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