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百年祭》的史鉴命运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要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甲申》一文吸取有益启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取得实效,无疑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和干部都应深思的问题。
《甲申三百年祭》 (以下简称《甲申》) 是郭沫若同志1944年发表的一篇史论长文。其发表之初, 即产生巨大反响, 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产生过巨大历史作用。为何一篇史论文章有如此大的影响与作用?至今它是否仍有价值?过去已有不少论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侧重其史鉴命运,略作探讨。
《甲申》祭明末历史,主旨在于论述明皇朝及推翻明朝的李自成部的败亡及其原因,以求“史以鉴世”,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巧的是, 当时的中国社会恰好有两大政治力量决定着中国社会的走向, 当时的中国历史也恰好步入发展的重要节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抗战也处于胜利前夜。面对《甲申》的提醒和警示,当时的两大政治力量——即国共两党, 对《甲申》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而其结局也刚好相反。《甲申》遭遇的这一历史命运,很有启示意义。
国民党当时执掌政权, 有一支较为庞大的军队,理应认真研学这篇史论, 认真反省自己执政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以避免明亡悲剧重演。但很遗憾, 国民党一开始就认这篇史论是为共产党服务, 为共产党“张目”的, 因而对郭老及其《甲申》口诛笔伐, “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日报》以社论的形式攻击郭文, 还组织了一批御用文人, 如叶青等人参加围攻助威”。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国民党完全拒绝了历史的警示和告诫,当然也拒绝了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改革,结果导致国民党问题成堆,腐败成风,严重失去民心。
共产党对待《甲申》则采用了积极的态度:不仅极为赞赏文中观点, 而且主动对号入座, 要求全党要以李自成农民军败亡为鉴戒, 不要犯李自成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曾亲自给郭沫若去信, 充分肯定其史学观点, 勉励他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共产党为了发挥《甲申》的鉴戒作用, 至少采取了三大举措来推动对《甲申》的学习:一是由延安的《解放日报》全文转载了《甲申》, 首先在根据地对其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将其印制为单行本, 以方便党内学习;三是将《甲申》作为党的整风文件看待, 要求全党对照学习。这后一举措的作用尤其巨大, 共产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对《甲申》进行了广泛深入学习, 这对于共产党吸取历史教训, 提升党性修养, 避免历史错误,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共产党许多干部战士均是农民出身, 和李自成农民军有许多相似之处。李自成农民军常犯的毛病, 共产党许多干部战士也容易犯。所以通过对《甲申》的学习, 无疑让共产党从历史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从而有助于改掉这些问题。“从当时保存下来的各解放区整风学习笔记可以看出, 一些党员干部拿这面历史镜子对照自己进行检查, 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宣传处的副处长在笔记中写道:刘宗敏思想, 在我身上就有很严重的反映。自以为……打过大胜仗,立过大功,就目空一切,谁也看不起。……要是大家都像我,还成个什么革命队伍,也不会有比李自成更好的下场。”
可见,《甲申》的史鉴作用很快就在当时的共产党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不仅如此,由于共产党对《甲申》的学习非常深入,以至于《甲申》的内容已深深印在了我党的记忆中,每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共产党领导人就把李自成的教训提了出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更是一再告诫全党不能骄傲,指出:“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全党保持“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后来毛泽东在进入当时的北平之前,又再次提起李自成的教训,“他形象地比喻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退回去就算失败。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不当李自成”,或者说不学李自成,应当是《甲申》史鉴主旨的一个基本观点,共产党主动将其融汇在自己的主张中,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上,由此可以看出共产党以史为鉴的高度自觉性,正是深入反思了历史,才能正确面对成绩,直面问题,因而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历史答卷。不同的历史态度,带来了不同的历史结局,个中哲理,值得深思。
《甲申》内含哲理非常丰富,它体现的史鉴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要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甲申》一文吸取有益启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取得实效,无疑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和干部都应深思的问题。(作者为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乐山市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